南京大学培训-从《我的学术小传》读懂胡福明
栏目:南大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01-09

“经过了一些事,我更坚定自己的一贯主张,就是要独立自主地思考,要坚持实事求是。”2018年8月,自述撰写的个人传记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,胡福明在封面上留下了这句话,和他的照片放到一起,更显醒目。

2023年1月2日,胡福明走了。45年前,由他所起草的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一文发表,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关于“真理标准”问题的大讨论。《我的学术小传》一书介绍了这篇文章诞生的前因后果,并且回顾了他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。其中,他提到一处细节:文章发表后,有人问他:“你怎么有能力写出这篇文章的?”

胡福明答复道:“我只能用我的生平来回答。”

引述内容节选自《我的学术小传》

“我是共产党培养的,是人民养育、人民教育的。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开始,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研究班,我就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,立志当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。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斗争的勇气,也给了我武器——马克思主义,还给了我必胜的信心。”

去北大的大巴车,通过天安门前

胡福明的记忆中,童年是贫穷而快乐的。他是江苏省无锡县人,家住长安乡胡巷村,世代务农。农村孩子的第一课不是读书,是劳动,他四五岁起就开始拾麦穗、稻穗,割羊草、猪草,随后下地劳动。1941年正月,胡福明到胡巷小学读书。在小学读书时,有两件事一直牢记着。

“第一件事,1943年初冬的一天下午,我在校内听说日本鬼子来抢粮了,把我家囤在屋里的稻谷抢了。我急得跑回家去,只见几个鬼子端着枪站在场头,一个翻译指挥几个村民刨我家的稻谷。”

“第二件事,我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,交不出学费不能上五年级。只能失学在家,帮父亲种田。空闲时,我抱着弟弟跑到学校墙外,听老师讲课和同学读书。有一次父亲在学校旁边找到我,十分生气,打了我一巴掌。我没哭,父亲却流泪了。这是父亲第一次打我,也是最后一次打我。”

相比劳动,胡福明更想读书,更爱读书,但是初中毕业后,家里根本没钱供他读高中。这种“尴尬”的处境直到1952年才稍有转变。他考入了苏南无锡师范春季班,不要学费、书费、住宿费,还不要伙食费,一切由国家负担。

“1955年夏初,国务院发出通知,号召党、政、群机关的年轻知识分子报考大学,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。我突然做起了大学梦,同志们也热情鼓励我报考大学。我鼓起勇气写了报考大学的申请报告。校长很快就批准了我的申请。于是,我开始复习功课。师范生数理化较弱,我决定报考文科。”

他记得自己填报了三个志愿,分别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系、历史系和哲学系,“我的态度是,考取了就上大学,考不上继续工作,非北大不去。”

那年8月下旬的一个傍晚,传达室老王喊他:“小胡,你的信。”他跑过去一看:“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。”一切如愿!他考入了北大中文系。

从无锡动身去北京前,学校的两位校长叮嘱了他两件事,一是认真学习,报效祖国;另一件事是给了他20元,嘱咐他到北京后一定要做件棉大衣。他们说:“北京冬天寒冷,你是江南人,没经历过。”

1955年9月1日,火车到达北京前门车站。北大的老同学前来接送,送他和其他同学上校车。胡福明忘不了那一幕——“当大巴车通过天安门前,我仰望着天安门城楼、凝视着毛主席像,心潮澎湃,我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,能读北京大学,是全村一百多户第一个。”

入校后,他选了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专业,被分在一班,被指定为班长,随后获评人民助学金。四年大学,只1957年暑假回家,其他寒暑假都留校读书。

胡福明总结自己的整个学业生涯:“于1941年2月上小学,1962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,前后共21年半,其间失学三次,累计延误两年,读书近20年。我能读完初中,读完师范,特别是能在北京大学读到本科毕业,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三年哲学研究班,其中有我的努力,但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培养。”

抱着“文责自负”的念头,手写出8000字稿子

1978年5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,新华社当天转发全文,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军报》也于次日全文转载。胡福明是文章的主要作者。

“我在寻找的阻挠我国发展的根本问题、阻挠拨乱反正的根本问题就在这里,批判、否定‘两个凡是’,恢复实践第一、一切从实际出发、实事求是的观点,就是总开关。想清这一点,我很兴奋。”

事实上,决定撰写这篇文章时,他已经做好了准备——

“我决心批判‘两个凡是’。但是,为了防止遭受打击,我决定单独撰写批判‘两个凡是’的文章,不跟同志们商量,免得遭受批斗时株连同志们。俗话说:‘一人做事一人当。传统上也有‘文责自负’的规矩。人生难得几回搏!要进地狱,我一个人去。”

1977年7月,胡福明刚把文章的主题、结构确定下来,妻子却因病住院。陪护时,他把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《列宁选集》和《毛泽东选集》陆续拿到医院,在走廊灯光下翻阅,寻找有关实践标准的论述。累了,就用几张凳子并起来,睡一会儿。随后,又伏在凳子上草拟详细提纲。七八千字,前后修改了三次,写成后改,改了又抄。没有电脑,也没有打字机,全靠手写,一遍遍修改,再一遍遍手抄,白天黑夜地写。

胡福明在书中介绍道:“在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》这篇文章内,我用了不少语录……我有心打一场语录战。”

“批判‘两个凡是’的态度就更坚定了,而且认为要快,冤假错案必须尽早平反,拨乱反正必须尽快推进,再拖下去,人民受不了啦,国家受不了啦。”

9月初,胡福明将题为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》8000字左右的文章,寄给了《光明日报》。

文章寄出去后,好久没有来信。1978年1月下旬,《光明日报》终于回信,寄来了文章的大样两份,大样注明“一九七八年一月十四日”。

“记者王强华附信说:最近出去了,不在北京,回来后看到我的稿子,要说什么,我们知道,要用,请你作些修改。”

那时向北京寄稿件都靠邮局,没有传真机。文章大样就这样靠邮局在北京和南京之间传递。

1978年4月下旬,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全国第一次哲学研讨会,给南大政治系发了通知。李华钰、马淑鸾和胡福明三个人去参加会议。那段时间,胡福明的日子在忙碌中度过,白天开研讨会,晚上修改文章,第二天一早,《光明日报》的驾驶员就会把他修改的大样取走,傍晚再把重新排版后的大样送给他。哲学讨论会结束后,胡福明搬到《光明日报》招待所,继续修改文章。

“这期间,杨西光(原《光明日报》总编辑)同志几次来看我,了解我修改文章的情况,也跟我聊天,了解我的经历。‘怎么改变面貌?就从发表这篇文章开始。’他指着桌上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》的大样说。”

后来,其他一些同志参与研究修改这篇文章,数易其稿,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,最终以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为题,正式对外发表。

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

真理标准讨论开始以后,胡福明应邀到省内外多个单位做了介绍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的报告。主要是声明这篇文章写作过程、内容,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的意义。

在讲解完以后,经常有同志提出问题:“你是怎么能写出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这篇文章的?你是怎么知道要批判‘两个凡是’的?是谁给你的指示?能不能给我一点内部消息,透露一点秘密?”

“可我确实没有内部消息,没有任何领导人的提示,我告诉他们真的没有。我是贫苦农民出身,那时家里最大的官是我二哥,当了副乡长。我认识的最大的官是匡亚明校长,他当时还没有‘解放’,关在‘牛棚’里面。我的文章并没有幕后指挥,使他们很失望。”

1978年,南京大学哲学系迎来了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届大学生。这届学生是胡福明和潘洁、倪君岵共同去录取的,共七十二名新生,后来被人戏称为“七十二贤人”。

录取中,他们坚持:第一,成绩优秀,第二,个人表现好,不问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。

“记得有位考生,成绩好,个人表现好,只是家庭出身不好。录取她,还是不录取她?我们三人反复研究,下决心录取她。一个人的家庭成分,不由自己选择,他走的道路是由他自己选择的。”

全系老师职工都很喜爱这届学生,十分重视对这届学生的培养教育。胡福明的办法是:“多去学生宿舍,听取对教学的意见,讲课尽可能联系实际,提出问题,推动学生独立思考,解放思想,研究问题,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”胡福明说,他希望学生都成栋梁之材。

晚年的胡福明在《我的学术小传》里回想那篇被别人称作“改变中国历史”的文章,写了一段话: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。”

“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,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有担当,要有责任感、使命感。我当年写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是为了宣传实事求是的观点,是反对‘天才论’,宣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。”